一、客戶名稱
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二、客戶簡介
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創建于1955年,是大型央企中國中冶全資子公司,是全國勘察設計百強企業,是國內首家開展南極科考、大洋科考的工程勘察設計企業。有勘察設計咨詢、資源勘查、數智應用、清潔能源、特色基礎設施五大業務板塊,構建“一核心兩特色兩主體”的“1+2+2”業務體系。現持有電力、機電、市政公用、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建筑工程設計甲級、新能源發電設計乙級、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測繪甲級,建筑人防、市政給水、排水、道路、環境工程、城鄉規劃編制設計等資質。
三、項目建設背景、痛點與規劃思路
建設背景
中冶武勘面對國家新基建、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之一。公司不僅致力于在傳統的資源勘查和工程服務領域發力,還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業務體系中,以應對資源保障和綠色智能化轉型的雙重挑戰。通過推動信息化建設,企業將在規劃設計、項目管理、運營等環節實現更加高效的數字化協同,助力“冶金勘察國家隊”的戰略目標達成。
主要痛點
信息孤島現象:公司內部各業務板塊的信息化程度不均,存在信息孤島,導致數據無法高效共享和協同。
決策支持不足: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集成與分析系統,管理層難以實時獲取數據,決策支持能力薄弱。
效率與安全性:傳統的信息管理方式效率較低,且在信息安全性上存在隱患,難以滿足現有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技術與業務銜接:信息技術與公司已有的業務流程銜接不夠緊密,導致項目管理與運營效率不高。
行業技術標準不統一:由于公司涉足的領域廣泛,信息系統建設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導致在跨部門、跨板塊合作時存在數據兼容性與集成問題。
項目管理復雜度高:大型工程項目涉及的流程多、參與方廣,管理復雜度較高,傳統的管理方式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工程需求,信息化手段亟需提升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精準度。
規劃思路
構建全面的信息化平臺:打造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實現所有業務板塊的數據集中管理與高效共享,打通信息孤島。
加強大數據應用:強化大數據分析在項目中的應用,提升對資源勘查、工程服務等領域的決策支持能力。
提升信息安全性:引入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打造嚴密的數據保護系統,確保各類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優化業務流程:通過信息化手段優化公司內部的業務流程,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流程的無縫對接,提高項目管理與運營的效率。
推廣綠色信息化:結合綠色發展的理念,推進環保節能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可持續發展。
重視員工培訓與文化建設:加強員工對信息技術的培訓,提高全員的信息化素養,推動企業信息化文化建設。
四、建設歷程
第一步:雙方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項目實施小組,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員;
第二步:企業項目管理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據企業項目管理制度翻譯成系統建設藍圖方案;
第三步:根據藍圖方案,完成系統研發,制定數據準入標準規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業務模塊培訓,試點項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廣項目運行,同時建立精益指標體系,啟動綜合數據分析系統(BI)研發建設
第六步:綜合梳理解決問題,完成系統驗收
第七步:系統持續優化、深化應用
五、建設成果
1、“三全”建設
中冶武勘信息化實現了集團及分子公司全組織覆蓋、全業務類型覆蓋、全管理模式覆蓋。
2、“五化”合一
截至目前,中冶武勘在信息化系統完成所有專業模塊的制度、表單、流程的可視化集成與融合,真正實現了“管理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3、“全成本”項目控制
依據“項目CBS”實現項目成本全過程管理,通過成本預算控制費用報銷、合同結算、資金支付。
5、業財金稅融合
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平穩運行。結合中冶武勘財務系統和財務共享系統,將集團綜合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深度集成,實現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數據共享性,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控制客商資金往來,使流程趨于規范化,促使各類信息高度集成與共享。
6、“異構集成”下的采購全過程管理
中冶武勘通過對五礦電商平臺、供應鏈平臺的集成,實現了招采管理、物資管理數據的統一標化,打通不同平臺間信息壁壘,解決不同系統間數據交互難題,實現了采購管理閉環。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