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信息化專委會協辦、新中大科技承辦的"AI賦能投建營一體化與EPC管理創新"專題研討會在杭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聚焦人工智能建筑行業模型深度融入建筑業全鏈條,為企業創新轉型、降本增效提供案例實踐及未來發展趨勢分享。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省直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地方行業領軍企業近80家單位100余人參會。會議由新中大科技云智能事業部總經理張煒鋼主持。

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工程設計信息化專委會主任委員殷農致開幕辭。殷農表示,AI正重塑建筑業全鏈條,從設計優化、EPC協同到投建營全周期管控,以DeepSeek等為代表的生成式AI,成為突破效率瓶頸、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殷農指出,浙江勘察設計行業創新領先,華匯工程、華東院等企業數字化實踐成效顯著,希望本次研討會推動AI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實現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賦能",凝聚共識,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課題組成員、浙師大EDP互聯網專業研究員陳鋒做《AI賦能產業:DeepSeek應用場景及趨勢》主題分享。他指出,人工智能是國家推動科技跨越與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尤其在工程勘察領域,DeepSeek通過智能勘察數據處理、地質災害預警、工程優化設計及跨領域知識管理四大板塊,顯著提升行業效率與精準度。區別于通用大模型,DeepSeek的垂直行業模型深度融合地方法規與專業術語,解決成本預測偏差、合規性不足等痛點,并支持企業專屬知識庫構建。DeepSeek的實踐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落地的技術路徑,助力中國從工業經濟向新經濟的高質量躍遷。

新中大科技業主方軟件事業部總經理梁清華做《數智化賦能EPC企業新型競爭力》主題分享。梁清華從EPC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應用分享、AI+項目管理應用場景、成本大模型提升成本管控效益、合約大模型降低企業合約風險、行業標桿企業應用案例5個維度對AI應用于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進行詳細闡述,橫向將業主、勘察設計院、監理等五方協同管理進行打通,縱向從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等業務進行穿透。突破工程項目管理數字化轉型"點多-線長-面廣-量大"主要難點,通過"AI+管理"雙驅動、打造"可預測、可預警、可控制"的數智化競爭力,引領工程建設行業新質生產力升級。

華匯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信息化總監、華匯工程數字研究院院長董松苗做《AI在勘察設計企業的應用場景與實踐探索》主題分享。董松苗分享了華匯集團數智化轉型戰略,通過自研"華匯AI小助手"及"AI 華匯通"等產品,全面賦能EPC項目在圖紙設計、造價預算、合同審核等手機端、PC端的深度應用,構建了覆蓋勘察設計全鏈的AI生態。

華東設計研究院智慧設計研發所所長李彥鵬做《AI+建筑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主題分享。李彥鵬指出,華東設計研究院探索AI與建筑產業融合路徑,其自主研發的建筑行業大模型評測集ArchiBench填補技術空白,在招標文件解析、結構報告生成等場景表現卓越;創新推出2D數據引擎,實現圖紙自動化解析,攻克了建筑圖紙多模態識別的行業難題。目前,AI+結構、AI+機電等應用已落地公測,為設計環節提效賦能。

AI賦能投建營一體化與EPC管理創新,是建筑業實現降本增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關鍵路徑。新中大科技全面擁抱AI,通過AI原生應用體系重構工程管理范式,為企業打造"風險可控、效益可期、運營可持續"的新型核心競爭力保駕護航。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