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浙江省基礎設施建設數智化管理大會在杭州盛大啟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浙江省能源局指導,由浙江省軌道交通和能源業聯合會、浙江省電力工程企業協會、浙江省水利建設行業協會、浙江省公路學會、浙江省節能協會、杭州市建筑業協會主辦,由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睿華創新管理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近千名能源、交通、建筑、電力、水利等領域專家參會,聚焦人工智能與多行業深度融合,共探數智化轉型路徑,為浙江乃至全國工程建設行業數智化升級注入動力,助力浙江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

大會以“AI賦能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主題,緊扣浙江省《關于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導向,聚焦“AI+”在投建營一體化、城市更新、智能建造、新能源、大商務管理、數據資產運營等關鍵領域的創新應用,旨在充分發揮AI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核心驅動作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委員、浙江省軌道交通和能源業聯合會會長焦旭祥致辭

中國電力建設協會秘書長祝慧萍致辭

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長譚燮良致辭

開幕式環節由浙江省軌道交通和能源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炳成主持
開幕式上,浙江省軌道交通和能源業聯合會會長焦旭祥、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秘書長祝慧萍、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長譚燮良先后致辭。焦旭祥指出,當前全球邁入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的數字化新時代,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塑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全生命周期;作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重要紐帶,聯合會始終以“打破行業壁壘、推動協同創新”為使命,未來將持續搭建跨領域合作平臺,引導全行業在智能建造、智慧運維等領域聯合攻關,推動協同創新;祝慧萍從全國電力建設行業視角,系統解讀AI賦能基建的重要價值,提出以“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融合、創新與安全平衡融合”破解轉型痛點,同時肯定浙江在電力基建數智化領域的標桿實踐;譚燮良強調,面對能源系統“不確定性”增長,數智化是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塑造”的關鍵,呼吁行業主動擁抱這一范式革命,共同助力浙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可靠、高效節能”的新型能源體系。
大會采用“1場主論壇+5場特色主題論壇”的架構,覆蓋政策解讀、技術前沿、商業變革與生態構建等維度,全面展現AI驅動下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趨勢與路徑。

主旨演講環節,浙江省政府參事、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原一級巡視員任忠以《交通高質量發展與“十五五”規劃思路》為題,系統闡述了浙江交通從“大省”邁向“強省”的戰略路徑。他指出,浙江交通將推動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從獨立發展向融合聯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三大轉變,聚焦大樞紐、大水運、大物流、大融合、大挖掘、大安全六大任務,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重點推進“軌道上的浙江”和“航運浙江”建設,深化交通與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融合,提升基礎設施智能化、綠色化、韌性化水平,支撐浙江打造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浙江財經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文宇以《大小模型協同計算:群智融合與產業實踐》為題,指出AI正邁向以智能體為核心的自主化時代,單一超大模型難以滿足產業需求,“大小模型協同”成為新范式。通過知識蒸餾、聯邦學習等技術,實現大模型賦能小模型、小模型反哺群體智慧,兼顧效率、安全與成本。結合信雅達、同花順案例,展示其在金融風控、全域監測中的應用,未來將構建“私有化專業Agent+人機物融合”的產業生態,推動AI從工具到主體的躍遷。

新中大科技總裁韓愛生在《從大模型到智能體:AI重塑基礎設施建設數智化》主題演講中指出,AI正從通用大模型走向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智能體”階段,真正成為推動工程管理變革的核心引擎。智能體不僅是工具,更是實現“企項一體”數據治理、優化生產關系的關鍵。依托錢潮PaaS、六和AI、靈隱云平臺,新中大構建覆蓋項目全周期的多智能體體系,在成本、進度、質量安全等環節部署崗位級智能體,實現投資自動測算、工程量識別、風險評審、偏差預警與自動巡檢,助力低成本運營與高價值創造。

浙江浙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雷徐冰以《“人工智能+”能源生產領域的融合創新探索》為題,系統介紹了浙能集團在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方面的創新實踐。浙能集團十年投入近20億元推進數字化轉型,構建全覆蓋智能監控系統,廣泛應用巡檢機器人、無人機與AI視覺技術,實現作業感知、預警與無人化操作,提升效率與安全。同時加快布局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探索交能融合新模式。未來將持續深化AI在能源場景的應用,推動現代能源體系向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

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鄒棟以《人工智能技術在軌道交通基礎設施維養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分享了AI技術在軌道運維領域的創新應用。他指出,面對軌道交通“存量優化”挑戰,傳統維保模式難以為繼。團隊研發全國首個弓網輪軌一體化智能診治系統,集成多源傳感與原創算法,可提前捕捉異常磨耗信號,診斷時間由數天縮短至2-3小時,并生成調控方案。系統實現從“被動維修”到“主動預警、智能決策”轉變,已在杭海城際、溫州S1線成功應用,顯著提升運維效率與安全性,形成可復制的智慧運維范例。

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本合約與法務部副總經理韓軍強以《從經驗決策到數據智能:AI大模型如何重塑項目成本管控》為題,指出傳統經驗型成本管控已難適應需求。集團構建“1+N”AI體系,開發智能掛接、成本測算、商務策劃等模型,實現清單自動匹配、快速測算、創效推薦與風險預警。該體系大幅壓縮管控周期,提升準確率,推動項目管理由“經驗驅動”轉向“數據智能驅動”,為建筑企業低成本運營與高價值創造提供支撐。

主旨演講環節由新中大科技副總裁呂靜主持
會議期間,睿華秋季論壇暨企業家閉門會、投建營一體化與EPC商業創新、大商務成本與業財融合、AI+智能建造與全生命周期工程項目管理、資質改革與無形資產管理5場主題論壇同步舉行,涵蓋政策解讀、技術前沿、商業變革與生態構建等多個維度,全面展現AI驅動下的基礎設施轉型升級趨勢。


睿華秋季論壇暨企業家閉門會邀請到浙江大學求實特聘教授、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熊蓉,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睿華創新管理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吳曉波,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原雷,圍繞主題“AI+場景——穿越周期的管理變革與未來生態”展開分享與研討。論壇由睿華創新管理研究院總經理方剛主持。

投建營一體化與EPC商業創新論壇邀請到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專業總工程師舒全英,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主方事業部總經理梁清華,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專家田艷旭,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葉勇健,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江波,浙江省勘察設計協會信息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華匯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總監董松苗,杭州金口良策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遠貴。論壇由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秘書長焦儉主持。

大商務成本與業財融合論壇邀請到杭州市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廖原,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越東,中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化總監苑玉平,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本合約與法務部總經理助理王立軍,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商務成本部副總經理盧炯,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徐禮卿,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方軟件事業部副總經理蔣巨峰。論壇由浙江省節能協會秘書長黃思思主持。

AI+智能建造與全生命周期工程項目管理論壇邀請到杭州市建筑業協會秘書長周奕,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梁新剛,杭州浩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宏,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兼信息化管理部負責人余芳強,浙江建投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玉潔,浙江萬馬電纜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陸正榮,騰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桑運龍。論壇由浙江省市政行業協會秘書長唐小軍主持。

資質改革與無形資產管理論壇邀請到住建部資深評審專家楊老師,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咨詢總監、資深資質申報專家施原原。浙江省電力工程企業協會秘書長王建明為論壇致辭,論壇由浙江省建筑創新協會副會長鄭立主持。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核心力量。“AI+基礎設施”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模式、產業鏈條與治理能力的系統性重構。本次大會成功搭建起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臺,推動形成“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落地”的良性循環,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