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戶名稱
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二、客戶簡介
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園林綠化及相關領域的企業。成立于1992年12月5日,在2004年由上海市園林管理局劃轉至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并且在2009年其核心資產注入了上海建工集團股份公司。公司涉及的業務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和管理;建筑、古建筑、市政、裝飾、土石方工程;房屋建設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建設工程施工;環保建設工程專業施工;公園的開發建設及經營管理;園林綠化苗木和花卉的種植和銷售;園藝用品、建筑材料和園林設備的銷售;會展服務;實業投資;自有房屋租賃;商務信息咨詢;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等。該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多個分支機構,此外,截至2023年底,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還擁有總承包資質120項,專業承包資質7項,其中包括建筑一級、市政公用一級、水利水電一級等多項總承包最高資質等級。
三、項目建設背景、痛點與規劃思路
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綠化成為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園林集團作為行業內的領先企業之一,在承接大量工程項目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提高項目管理效率、保證工程質量等挑戰。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一個高效、智能的項目管理平臺變得尤為必要。
痛點分析
傳統管理模式下,各部門之間信息傳遞效率低下,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導致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利用。以及多項目并行推進過程中,難以實時準確地掌握成本開支情況,增加了成本超支的風險等等。需要對全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并建立一個支撐集團業務發展和管控變革的項目管理平臺,建立以項目成本管控為核心的項目業務一體化的信息系統。以數據標準化及各系統集成化工作為基礎,實現“投標管控、合同管控、成本管控、資金集中”。
規劃思路
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各部門間的協同工作。涵蓋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的整個生命周期,確保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責任人及操作流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報表統計、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實現實時監控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策略。完善項目管理制度、企業管理制度,并通過信息管理系統落實企標、項目的管理制度,實現“管理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管理要求;
四、建設歷程
第一步:雙方共同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及項目實施小組,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員,明確項目責任分配,確保有專人來負責項目的推進。
第二步:首先由甲方完成企業內部的標準和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據這些標準轉化為具體的系統建設藍圖方案,這一步驟是將非技術性的需求轉化為可執行的技術方案的過程。
第三步:根據輸出的藍圖方案進行系統的設計與研發工作,并在這個過程中定義數據的輸入標準和規范,以確保數據的質量和一致性。
第四步:在系統開發完成后,對用戶進行分批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悉并正確使用新的系統。同時選擇合適的項目作為試點,開始試運行階段,這有助于在實際環境中測試系統的穩定性和可用性。
第五步:當試點項目成功后,開始在整個組織內推廣系統的使用。并且開始建立精益管理的指標體系,對系統運行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后續的決策提供支持。第六步:對系統運行期間發現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決,這是保證系統能夠穩定運行的關鍵步驟。
第七步:完成上述問題解決后,進入系統驗收階段,確認系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第八步:系統持續優化、深化應用。
五、建設成果
1、“三全”建設
實現了集團及分子公司全組織覆蓋、全業務類型覆蓋、全管理模式覆蓋。
2、“五化”融合
截至目前,完成所有業務模塊的制度、表單、流程的可視化集成與融合,真正實現了“管理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3、“全過程”精益化管控
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內實施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達到持續改進、消除浪費、提高效率的目的。這種管控方式不僅適用于制造業,也同樣適用于建筑、園林綠化等行業中的項目管理。在各業務表單完成精益指標內置;同時建立實時報表統計進行數據準確性、及時性核實,實現項目經濟成本全過程的精益化管控。
4、多方協同
實現在線招投標、合同簽訂、分包管理、招采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等,使傳統業務更方便快捷的完成在線辦理。結合園林項目管理系統和資金系統,將集團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業務合同收款、付款管理和資金管理深度集成,實現業務合同收付款、資金管理一體化,提高數據共享性,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控制客商資金往來,使流程趨于規范化,促使各類信息高度集成與共享。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